大发导师一对一单带稳定回血
你的位置:大发导师一对一单带稳定回血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8:49 点击次数:117
林荣谈交易,只讲交易真相!
图片
做交易就像走迷宫,有人总盼着找条捷径,有人却在绕路中摸透规律。
其实交易里没有“秘籍”,节奏博弈论系统的11条核心,全是从市场里摔出来的实在话。
今天用大白话把这些逻辑掰碎了讲,不管你是刚入门的新手,还是做了几年仍在迷糊的老交易者,都能听得懂、用得上。
1. 交易的态度:没人能帮你,自己才是最后的靠山
不少人刚进市场,总想着找“大神”带带,或者求个“稳赚”指标,觉得跟着别人就能少亏点。
但这事从根上就错了——没人能真帮你。
为啥?首先每个人的“抗风险能力”不一样。
别人拿10%本金试错,亏了也不心疼;你要是把养家的钱投进去,同样亏10%,他能等反弹,你却慌得割在最低点。
其次,市场没有“永远的大神”,去年做得顺的人,今年市场风格一变,可能比你亏得还多。你要是跟着他,等他反应过来调整,你早被套牢了。
更关键的是,交易到最后拼的是“自己的判断”。
行情涨了要不要卖?跌了要不要扛?这些决策没人能替你做——就算有人给建议,下单的手在你身上,账户亏了也只跟你有关。
今天听这个说买,明天听那个说卖,最后只会像无头苍蝇,钱没赚到,心态先崩了。
所以交易的第一态度就是“靠自己”,别人的经验能参考,但赚了要知道为啥赚,亏了要明白哪里错,慢慢攒出自己的本事。
2. 实践出真知:提高交易能力,没有比“真刀真枪干”更管用的
很多人学交易,抱着厚厚的书啃,天天看分析视频,觉得把理论吃透了就能做好。
但就像学开车,你背熟交通规则,知道方向盘怎么握,不上路开两圈,坐到驾驶座还是会慌——啥时候打方向、啥时候减速,都得在实操里找感觉。
交易也一样,书里说“均线金叉能买”,可真到市场里才发现,有的金叉刚出现就回调,有的却能涨一大波;视频里说“止损要果断”,可真到自己账户亏了钱,点“止损”按钮的手能抖半天。
这些“感觉”只能从实践里来:做第一笔单可能紧张下错单,做第十笔可能贪心没止盈,做第一百笔再遇到类似情况,就会下意识提醒自己“别慌”“别贪”。
而且市场一直在变,去年管用的方法,今年可能就失效了。
光靠看理论不动手,等你觉得“学好了”再进场,早跟不上节奏了。别害怕一开始的小亏损,每笔交易都是“交学费”,这些学费最后都会变成你实实在在的交易能力。
3. 概率游戏:交易没有“100%对”,只做“大概率赢”的事
很多人总想着找个“必赚”的方法,觉得找到就能天天赚钱。
但交易本质是“概率游戏”——没有任何方法能保证每次都对,我们能做的,就是找“大概率赢”的机会,接受小概率的亏损。
就像扔硬币,本来正反面各50%概率,但有人能通过看硬币重量、扔的力度,把正面概率提到60%。
长期下来,他一直押正面,赢的次数肯定比输的多。
交易也一样,我们看K线、均线,不是找“每次都对”的信号,而是找“过去成功率高”的信号。
比如你发现,股价突破前期高点、成交量放大两倍时,过去10次有7次会涨,这就是70%概率的机会。
但很多人想不通,总追求“每次都对”。
某笔交易亏了,就觉得方法错了,赶紧换策略;或者怕那30%的亏损,连70%概率的机会都不敢抓。
结果要么频繁换方法,越换越乱;要么错过机会,赚不到钱。记住,交易里没有“完美”,接受亏损是概率的一部分,专做大概率的事,长期下来市场自然会给你回报。
4. 走势为王:别跟市场硬刚,市场怎么走,你就怎么跟
不少交易者犯过一个错:自己觉得某只股票“应该涨”,就不管市场实际走势,硬着头买,结果越套越深。
这就是跟市场“对着干”,而交易里最忌讳的就是这个——市场永远是对的,走势就是最好的老师。
“走势为王”说简单点,就是“市场怎么走,你就怎么跟”。
市场涨了,就顺着涨的方向找机会买;市场跌了,就顺着跌的方向找机会卖(能做空的话);要是横盘没方向,就等着,别勉强进场。
为啥要跟走势走?因为走势是所有资金“合力”的结果。
某只股票涨,不是你觉得它该涨,是很多资金在买;跌,也不是你觉得它该跌,是很多资金在卖。
你一个人的判断,再准也抵不过千万资金的力量——跟走势作对,就像用鸡蛋碰石头。
比如你觉得某只股票估值低该涨,在它下跌时抄底,结果资金一直往外跑,股价从10块跌到6块,你越补仓套得越深,这时候才明白:自己的“觉得”没用,走势才是真的。
5. 交易关键点:找准“爆发点”,别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浪费精力
很多人看盘时,一会儿盯5分钟线,一会儿看60分钟线,还开着十几个指标,忙得满头汗,最后还是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买、什么时候卖。
问题出在“没找准关键点”——交易里真正重要的,就那么几个能定方向、做决策的点,抓住了就抓住了“胜负手”。
啥是“关键点”?就是那些能让你明确决策的位置或信号。
比如前期的高点低点(支撑位、压力位)、重要的均线(像20日、60日均线)、成交量突然放大的时刻。举个例子:某只股票一直在10-12块震荡,10块是支撑位(跌到此就反弹),12块是压力位(涨到这就回调),这两个点就是关键点——跌到10块符合条件就买,涨到12块符合条件就卖。
图片
要是不抓关键点,天天盯着小波动看,涨一点就想卖,跌一点就想补,最后只会在频繁操作里亏手续费,心态也搞乱了。
所以交易别贪多,找准几个自己能看懂的关键点,专注在这些点上做决策,效率高,赚钱的概率也大。
6. 反人性:交易要“跟自己的本能对着干”
很多人做交易,不是输给市场,是输给自己的“本能”——贪心、恐惧、侥幸,这些在生活里不算事的毛病,在交易里能让你亏得底朝天。
所以做好交易,得学会“反人性”,跟自己的本能对着干。
比如“贪心”:行情涨了,总想着“再涨点就卖”,股价从10块涨到12块,想等13块,涨到13块又想等14块,最后股价回调到11块,利润全没了。
反人性的做法是“执行交易规则”,比如涨到12块规则提示止盈就卖,不管之后还能不能涨,到点就执行——可能少赚一点,但能保住大部分利润,总比竹篮打水强。
再比如“恐惧”:买的股票跌了,慌得想“赶紧卖,别再亏了”,结果割在最低点,割完就反弹。
反人性的做法是“用规则定止损位”,比如跌到9块就卖,没到这个点,再波动也不慌;到了点,再害怕也果断割——虽然亏一点,但能避免更大的亏损,保住本金才有机会赚回来。
还有“侥幸”:明知道这笔交易不符合自己的策略,却想“说不定这次例外”,结果亏了钱;或者亏了之后盼着“明天能反弹”,越等亏得越多。
反人性的做法是“严格按规则来”,不符合规则的交易坚决不做,该止损就止损,不抱任何侥幸。
7. 等待行情的耐心和执行规则的决心:“等”和“做”同样重要
很多人觉得交易就是“买和卖”,频繁操作总能碰到机会。
但实际上,交易里“等”比“做”更重要——等行情出现,等机会到来;而机会来了,“执行规则”的决心更重要,不能犹豫。
图片
先说“等待的耐心”: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横盘震荡,没什么好机会。
这时候没耐心,勉强进场,要么赚点小钱就走,要么亏了才出来,长期下来肯定亏多赚少。就像打猎,猎人不会看到兔子就开枪,得等兔子进了射程再动手——交易也一样,要等行情走到自己的关键点,符合策略了再进场。
比如你做短线,只做“突破压力位”的行情,市场横盘半个月,你就得耐着性子等,等股价突破压力位、成交量放大了再买,别在横盘时瞎折腾。
再说“执行规则的决心”:很多人定了规则,到实操时却变卦——定好涨到12块止盈,到了12块又想等13块,结果利润回吐;定好跌到9块止损,到了9块又想等反弹,结果亏得更多。其实规则是你冷静时定的,最能保护自己,到了该执行的时候,不管心里多纠结,都得果断——该卖就卖,该割就割,别被情绪牵着走。
8. 通过试错感受波动:想顺势,得先知道“势”是什么样的
很多人总说“要顺势交易”,可到底什么是“势”?怎么判断“势”?其实“势”不是看指标看出来的,是靠“试错”感受出来的——用小仓位试错,摸透市场波动,才知道现在是涨势、跌势还是横盘。
比如你觉得某只股票可能要涨,但不确定,就用1%的本金买一点。
如果买了之后股价真涨了,你就知道“现在买盘强,是涨势”;如果买了之后跌了,就知道“现在卖盘强,是跌势”。
这次试错就算亏了,也只亏一点小钱,却能摸透市场的“脾气”,避免之后用大仓位犯大错。
有人怕试错,觉得试错就是亏钱。
但试错的本质是“用小成本换大信息”——你不试错,直接用50%仓位进场,判断错了可能亏很多;先试错,用1%仓位,就算错了也亏不了多少,还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调整。
市场一直在变,今天是涨势,明天可能就横盘了,只有不断小仓位试错,才能及时跟上市场的节奏。
9. 投机思维:保护本金是第一位的,活着才有机会赚钱
很多人做交易,总想着“赚大钱”,把注意力全放在“怎么多赚”上,却忘了最根本的——保护本金。
其实交易的核心是“投机思维”,而投机的第一原则就是“保住本金”——只要本金还在,就有机会赚回来;要是本金亏没了,再好的机会也跟你没关系。
举个例子:你有10万本金,第一次亏了50%,就剩5万了;之后就算想赚回10万,得让5万涨100%,这难度比一开始赚5万大得多。
但要是你每次都控制亏损,比如单笔交易最多亏2%,就算连续亏10次,也还剩8万多,之后随便抓个机会就能回本。
所以做交易别总盯着“赚多少”,先想“怎么不亏多”。
每次下单前问自己:“这次最多能亏多少?”把止损位定好,别让单次亏损超过本金的2%;仓位别太重,别把所有钱都投一只票里。保住本金,你才能在市场里“活”得久,活得久了,自然能等到赚钱的机会。
10. 拒绝浮亏加仓:别把“补仓”变成“填坑”
很多人买的股票跌了,总想着“加仓摊低成本”——10块买的,跌到9块再加仓,觉得平均成本降到9.5块,之后涨一点就能回本。
但这其实是把“小错”变成“大错”,浮亏加仓就是在“填坑”。
为啥不能浮亏加仓?首先,你不知道股价会跌到哪。
10块买的跌到9块,你加仓,可能再跌到8块、7块,越加仓亏得越多,最后套得更深。其次,浮亏加仓会让你“心态失衡”——本来只亏1万,加仓后亏3万,你会更慌,要么割在最低点,要么死扛着错过其他机会。
正确的做法是“浮亏不加仓,该止损就止损”。
要是股票跌到你定的止损位,不管多舍不得,都得割;没到止损位,就等着,别瞎加仓。别觉得“加仓能摊成本”,市场不会因为你加仓就反弹,反而可能让你亏得更惨。
11. 买入最强的交易:跟着“涨得好”的走,别碰“跌得惨”的
很多人买股票,总喜欢挑“跌得多的”,觉得“跌透了该涨了”;或者选“涨得少的”,觉得“会补涨”。
但实际上,交易里要“买最强的”,跟着涨得好的走,别碰跌得惨的。
为啥?因为“强者恒强”是市场的规律。一只股票能一直涨,说明有资金在持续买它,买盘强;一只股票一直跌,说明资金在持续卖它,卖盘强。
你买跌得多的,可能它还会继续跌;买涨得好的,只要趋势没破,它大概率还能涨。
比如同一个行业里,A股票涨了20%,B股票跌了10%,你该选A还是B?肯定选A——A能涨20%,说明资金更认可它,之后继续涨的概率比B大得多。
别觉得“A涨多了会回调”,只要它没跌破关键位置(比如均线、前期高点),就说明趋势还在,跟着强者走,比赌弱者反弹靠谱多了。
交易不是靠运气,是靠把这些核心逻辑摸透,再日复一日做到位。
这11条逻辑,没有一条是高深的理论,全是市场里的实在话。
把这些话记在心里,慢慢练,你会发现交易其实没那么难——难的是管住自己的手,守住自己的规则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大发导师一对一单带稳定回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